首页

女王sm综合网站

时间:2025-05-24 01:01:42 作者:中国图书亮相吉隆坡国际书展 浏览量:30153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 吴侃)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4日在北京开幕。多位来自侨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与会是带着华侨华人的关切而来,期待有更多的惠侨助侨举措推出,回应侨胞的新需求新期待。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便利外籍人员来华举措出台、国际航班加速恢复……去年以来,出入境相关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华侨华人切实感受到了便利,他们对进一步优化出入境政策的期待也被侨界委员们带到大会上。

  “华侨华人频繁往返国内外,一系列出入境政策大大方便了大家的通关往来,也深化了各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作为出入境便利化的受益者,全国政协委员、德迈国际产业集团董事长施乾平感触颇深。

  施乾平还关注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便捷支付服务的议题,他建议通过提供多种支付途径、加大力度推广移动支付、提供多语种服务等方式,解决外籍来华人员在支付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升支付体验。

  “目前,中国已同新加坡、马尔代夫、哈萨克斯坦等23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中国公民出境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中国护照‘含金量’越来越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岳阳市侨联副主席柳玲玲说,希望未来推出更多优化出入境的政策、改进管理服务,让出入境政策的普惠度进一步提升。

  华侨权益保护亦是侨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去年,华侨权益保护法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第二类项目,华侨权益保护立法取得重要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告诉记者,多年来她持续关注涉侨立法议题,她最大关切是希望国家层面尽快立法,对华侨权益进行保护。

  刘以勤指出,随着各种联系交流日趋密切,华侨在国内进行身份认定、社会保障、投资创业、子女教育、慈善捐赠等常常遇到一些问题,现有的涉侨法规已不能完全满足华侨权益保护的现实需求。“亟待国家层面的立法保障华侨权益,这既是广大华侨的期盼,也是为侨服务的重要举措。”

  “期待未来有全国性华侨权益保护立法的好消息,同时继续出台一些与国际接轨、为侨保驾护航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完善涉侨法律体系。”柳玲玲说。

  她表示,华侨持护照在国内办理事务仍有不便之处,要让华侨所持护照与中国居民身份证具有同等身份证明效力,需要有法律进行界定;当前很多华侨回到国内投资发展,侨资企业的权益也需要法律的保护。

  当前,很多海外侨胞回国参观考察、寻找商机,相关部门如何搭台架桥、优化服务,为侨胞创新创业和办理涉侨事务提供便利,也是侨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

  刘以勤建议,进一步优化涉侨服务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繁琐手续,为华侨回国创业、落户、医疗等提供便捷服务。

  “期待有关部门持续完善服务侨企的‘快速通道’,多维度支持侨企发展。”施乾平说,尤其是在新侨创新创业方面,当前各地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论坛,建立创新创业联盟等方式为新侨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希望持续为新侨和留学生提供政策支持、技术帮助等创新创业服务。(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坚决反对个别国家和机构借香港特区司法案件干涉中国内政

参观完三座古都之后,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区域研究系研究教授弗拉基米尔·马良文说:“河南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心,这里能看到早期的中国。”

台风“银杏”离粤渐远 新台风又将致广东海面大风持续

作为大湾区唯一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新的定位,为大湾区科创企业提供优质法治保障,以法治之力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2023年办结涉港澳案件113件,同比增长36.14%。获批在全国法院先行先试涉港澳跨域纠纷解决新模式,探索吸纳香港国际调解中心等港澳调解组织为特邀调解组织,成为全国首个允许引入港澳特邀调解组织的试点法院之一。

中方:坚决反对个别国家和机构借香港特区司法案件干涉中国内政

连日来,强降雨持续影响我国南方多地。今天,广东中北部多地出现山洪、山体滑坡等灾害。截至今天16时,全省36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受强降雨影响,清远市内省道、农村公路中断95处,已抢通38处;韶关、肇庆等地发生内涝,当地救援部门及时对人员进行转移。截至今天16时,广东全省已紧急转移安置人员82500多人。国铁广州局对部分京广铁路韶关境内普速列车继续采取停运和折返运行措施,通过增开高铁专列、增加沿途车站停点等方式,减少对旅客出行的影响。

李强会见老挝国会主席赛宋蓬

海口9月8日电 (记者 符宇群)海南岛内三大机场已逐步恢复航班运行。据海南机场集团8日午间介绍,截至9月8日12时统计,海南岛内三大机场8日计划执行航班391架次。

河北饶阳:逾万人次学生走进“第二课堂”感受民乐魅力

时代越是向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新征程上,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定能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文丨王德蓉;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